李白_《塞下曲六首》赏析 翻译(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内容】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象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周啸天)
,李白_《塞下曲六首》赏析 翻译(其一)
- ·上一篇:刘克庄_《贺新郎》赏析 翻译九日
- ·下一篇:朱服_《渔家傲》赏析 翻译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唐代诗词鉴赏 推荐
-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赏析
- · 李白_《妾薄命》赏析 翻译
- · 李白_《古风》赏析 翻译(其三)
- · 杜甫_《燕子来舟中作》赏析 翻译
- · 杜甫_《水槛遣心二首》赏析 翻译(其一)
- · 古典诗词鉴赏之白居易篇_《长恨歌》赏析 翻
- · 杜甫_《野老》赏析 翻译
- · 杜甫_《蜀相》赏析 翻译
- · 杜甫_《禹庙》赏析 翻译
- · 李白_《古朗月行》赏析 翻译
- · 李颀_《古意》赏析 翻译
- · 唐无名氏_《菩萨蛮》赏析 翻译
- · 贺知章 _《回乡偶书二首》赏析 翻译
- · 王维_《酬张少府》赏析 翻译
- · 韦应物_《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翻译
- · 贾至_《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
- · 卢仝_《有所思》赏析 翻译
- · 刘禹锡_《忆江南》赏析 翻译
- · 岑参_《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赏析 翻译
- · 岑参_《春梦》赏析 翻译
- · 王昌龄 _《出塞二首》赏析 翻译(其一)
- · 王昌龄 _《送魏二 》赏析 翻译
- · 张祜_《集灵台二首》赏析 翻译
- · 杜甫_《诸将五首》赏析 翻译(其二)
- · 杜甫_《恨别》赏析 翻译
- · 杜甫_《后出塞五首》赏析 翻译(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