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201次 08-24 19:12:28
标签: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16qiuxue.com
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而选项中列出了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家的思想,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其评价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对古代希腊人文思想家们思想差异的辨析。 又如第21题,16-17世纪,英国物(112313)价 上 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 价 涨幅。如果学生只看到了“英国”“上涨”等字样,会判断为英国早期殖民侵略,就很有可能选择①。但如果仔细读题就会发现,题目实际上给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的社会现象,只不过巧妙地将这一现象聚焦在了英国。有了这样的判断,就能够进一步判断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未必就是英国确立海上霸权以后。同时通过题干给出的“16-17世纪”的时间限定词,学生也应当想到英国这是并没有到“确立海上霸权”的时候,从而选出正确选项。通过这一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价格革命”“英国确立海上霸权”等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从选项涉及的知识看,在有限的题目数量中,命题者尽可能多的拓宽了考查的范围,不仅体现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也体现了对人类不同领域历史发展线索的理解。 例如第13题,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得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了西汉时期“削弱诸侯王势力”所采取的“推恩令”以及分化相权所采取的“设中朝”;北魏时期的“三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宋代“三司使”的职能和作用;以及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应该说通过一道选择题,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展现了出来,考查了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脉络的掌握。 又如第23题,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题干中涉及的四个文献分别代表了早期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通过对四个文献的排列顺序,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线索,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清晰地表述出来。和去年相比选择题对历史事件具体时间的记忆考查力度降低,而侧重对一个主题发展脉络的考查。 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主观题37题中。例如37题第一问,通过材料展现了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 第三,注重对历史时代特征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看待历史的观念。 例如第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通过北京地区的历史遗存认识战国时期北京地区历史发展的种种特征,其中包括商业、城市、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此题,既调动了学生关于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同时也将战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发展风貌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 又如第18题,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本阶级民主道路 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通过对“1923年”中国社会出现的民意调查状况,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展现出了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变化。第19题也是如此,通过所有制关系的考查,展现了1953-1956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特征。 第37题中对上述特点也有所体现。例如37题第三问,通过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前夕中国状况的比较,展现了随着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亚洲国家面对历史发展趋势时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从而揭示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风貌。 第39题的历史部分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应该说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日军的“大扫荡”、“清乡”如何坚持抗日、面对国民党抗日路线的动摇如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如何进一步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等等。用这一个设问将共产党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特征。 第四,将历史与北京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北京卷一贯的特点。 例如第12题,秉承了2010年乃至多年来北京文综试卷历史部分起始题的特点,既结合北京乡土历史又体现地理思维向历史思维的过渡。又如39题契合了“建党90周年”的社会热点,40题反映了“环境与全球化”这一近几年来国际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试题凸显主干知识和热点,但设问角度新颖,提升了思维含量。如37题第四问赋予“辛亥革命”以新的主题“爱国”。 3.试题能力要求体现《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的结合。 首先,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这是历年高考北京卷的突出特点。今年试卷与历届试卷一样,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对已有的知识的驾驭、迁移和运用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这充分的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目标立意、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如第37题第四问,题目首先要求“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学生要会“获取和解读信息”;然后“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学生需要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并且阐释一个主题思想;再“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单阐释”进一步论证自己拟定的主题并加以探讨。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内容往往依托教材主干知识,但试题的答案和结论却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究,本题可以说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如果说2010年北京卷37题的第四问也力图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话,那么我认为2011年的这一问设问更加清晰,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联系更加紧密,主题更加鲜明且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补充资料加以阐释”更体现历史学科学习基本方法。 第二,注重历史学习过程,加强学习方法的考查。如第37题第一问“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指什么?结合所学,概括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既要求学生会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第37题第三问是把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联系起来考查,两个事件的前后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教学时注意中外结合,对比讲述,使学生也学会一种横纵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37题第四问体现“探究”、“研习”的学科理念和学习方式,很有历史特色,大气而又平实。 第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考查目标突出思想教育功能,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文综合素养的考查,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目前高考的一个命题趋势,2011年试题在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如第37题第四爱国是历史主线,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感悟中国人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努力和贡献。如第40题是关于“全球化下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使学生把握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更要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三、今后历史教学的备考策略 1.立足教材,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尽管是以目标、能力立意,重视能力的考查,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会因此被弱化,因为能力的考查都是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托的。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单要掌握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唯一可行之路。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才有助于学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因此,在任何学习阶段,都不能抛开教材而自行其是,否则一旦忽视了课本知识,往往就会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甚至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感觉。 此外,教学复习时不必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考核的覆盖面,不用面面俱到,只要重点掌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可。所谓学科主干知识是指该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学科特色,如: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 2.注重知识的归类与整合,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中,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主体知识,将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以便准确掌握和活化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历史现象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这些对于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线索和规律以及实现科学应考,具有重要作用。 3.多运用材料教学,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授课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否则在高考中,面对新情景将手足无措,这样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坚持用材料教学,有意识地补充课本中没有的新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渐进的过程中发生质变。 4.教学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目前的高考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历史现象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通过所学的历史知识认知、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既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能够渗透新课改的精神,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已到达历史学科的终极目的。 5.认真学习课改理论,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教材是课程资源核心,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各科教材都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可以发挥,可以拓展,可以延伸,可以浓缩,可以删减,一切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据。因此,必须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 6.关注“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热点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并不回避,但从最近两年的高考文科试卷看往往并不直接考查热点,社会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作为试卷内容的隐性背景出现的,在命题时采取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些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情景材料来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非直接考查出现的热点,这实质上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善于打破课本知识的狭小圈子的束缚,及时了解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并以此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应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协调把握,从各自学科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知识点的角度思考热点问题的切入的角度和命题的趋势。 7.研读考题 ,掌握高考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涉及的知识范围,它是考生了解考试的窗口。考前要整理研究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结构和特点。平时多注重高考信息的采集与筛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复习备考针对性。 总之,目前转轨时期的高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顺应高考改革的时代潮流,即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心应手的迎接的高考。 组织者: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历史教研员曹卫东 参与者: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谢立;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王雪丽;东方德才学校张泓;垂杨柳中学李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闫竞;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柳春梅;北京市团结湖三中胡永平。,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而选项中列出了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家的思想,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其评价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对古代希腊人文思想家们思想差异的辨析。 又如第21题,16-17世纪,英国物(112313)价 上 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 价 涨幅。如果学生只看到了“英国”“上涨”等字样,会判断为英国早期殖民侵略,就很有可能选择①。但如果仔细读题就会发现,题目实际上给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的社会现象,只不过巧妙地将这一现象聚焦在了英国。有了这样的判断,就能够进一步判断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未必就是英国确立海上霸权以后。同时通过题干给出的“16-17世纪”的时间限定词,学生也应当想到英国这是并没有到“确立海上霸权”的时候,从而选出正确选项。通过这一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价格革命”“英国确立海上霸权”等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从选项涉及的知识看,在有限的题目数量中,命题者尽可能多的拓宽了考查的范围,不仅体现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也体现了对人类不同领域历史发展线索的理解。 例如第13题,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得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了西汉时期“削弱诸侯王势力”所采取的“推恩令”以及分化相权所采取的“设中朝”;北魏时期的“三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宋代“三司使”的职能和作用;以及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应该说通过一道选择题,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展现了出来,考查了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脉络的掌握。 又如第23题,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题干中涉及的四个文献分别代表了早期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通过对四个文献的排列顺序,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线索,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清晰地表述出来。和去年相比选择题对历史事件具体时间的记忆考查力度降低,而侧重对一个主题发展脉络的考查。 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主观题37题中。例如37题第一问,通过材料展现了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 第三,注重对历史时代特征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看待历史的观念。 例如第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通过北京地区的历史遗存认识战国时期北京地区历史发展的种种特征,其中包括商业、城市、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此题,既调动了学生关于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同时也将战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发展风貌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 又如第18题,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本阶级民主道路 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通过对“1923年”中国社会出现的民意调查状况,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展现出了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变化。第19题也是如此,通过所有制关系的考查,展现了1953-1956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特征。 第37题中对上述特点也有所体现。例如37题第三问,通过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前夕中国状况的比较,展现了随着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亚洲国家面对历史发展趋势时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从而揭示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风貌。 第39题的历史部分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应该说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日军的“大扫荡”、“清乡”如何坚持抗日、面对国民党抗日路线的动摇如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如何进一步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等等。用这一个设问将共产党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特征。 第四,将历史与北京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北京卷一贯的特点。 例如第12题,秉承了2010年乃至多年来北京文综试卷历史部分起始题的特点,既结合北京乡土历史又体现地理思维向历史思维的过渡。又如39题契合了“建党90周年”的社会热点,40题反映了“环境与全球化”这一近几年来国际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试题凸显主干知识和热点,但设问角度新颖,提升了思维含量。如37题第四问赋予“辛亥革命”以新的主题“爱国”。 3.试题能力要求体现《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的结合。 首先,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这是历年高考北京卷的突出特点。今年试卷与历届试卷一样,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对已有的知识的驾驭、迁移和运用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这充分的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目标立意、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如第37题第四问,题目首先要求“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学生要会“获取和解读信息”;然后“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学生需要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并且阐释一个主题思想;再“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单阐释”进一步论证自己拟定的主题并加以探讨。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内容往往依托教材主干知识,但试题的答案和结论却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究,本题可以说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如果说2010年北京卷37题的第四问也力图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话,那么我认为2011年的这一问设问更加清晰,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联系更加紧密,主题更加鲜明且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补充资料加以阐释”更体现历史学科学习基本方法。 第二,注重历史学习过程,加强学习方法的考查。如第37题第一问“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指什么?结合所学,概括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既要求学生会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第37题第三问是把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联系起来考查,两个事件的前后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教学时注意中外结合,对比讲述,使学生也学会一种横纵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37题第四问体现“探究”、“研习”的学科理念和学习方式,很有历史特色,大气而又平实。 第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考查目标突出思想教育功能,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文综合素养的考查,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目前高考的一个命题趋势,2011年试题在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如第37题第四爱国是历史主线,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感悟中国人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努力和贡献。如第40题是关于“全球化下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使学生把握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更要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三、今后历史教学的备考策略 1.立足教材,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尽管是以目标、能力立意,重视能力的考查,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会因此被弱化,因为能力的考查都是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托的。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单要掌握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唯一可行之路。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才有助于学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因此,在任何学习阶段,都不能抛开教材而自行其是,否则一旦忽视了课本知识,往往就会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甚至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感觉。 此外,教学复习时不必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考核的覆盖面,不用面面俱到,只要重点掌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可。所谓学科主干知识是指该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学科特色,如: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 2.注重知识的归类与整合,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中,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主体知识,将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以便准确掌握和活化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历史现象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这些对于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线索和规律以及实现科学应考,具有重要作用。 3.多运用材料教学,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授课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否则在高考中,面对新情景将手足无措,这样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坚持用材料教学,有意识地补充课本中没有的新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渐进的过程中发生质变。 4.教学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目前的高考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历史现象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通过所学的历史知识认知、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既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能够渗透新课改的精神,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已到达历史学科的终极目的。 5.认真学习课改理论,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教材是课程资源核心,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各科教材都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可以发挥,可以拓展,可以延伸,可以浓缩,可以删减,一切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据。因此,必须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 6.关注“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热点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并不回避,但从最近两年的高考文科试卷看往往并不直接考查热点,社会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作为试卷内容的隐性背景出现的,在命题时采取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些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情景材料来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非直接考查出现的热点,这实质上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善于打破课本知识的狭小圈子的束缚,及时了解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并以此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应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协调把握,从各自学科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知识点的角度思考热点问题的切入的角度和命题的趋势。 7.研读考题 ,掌握高考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涉及的知识范围,它是考生了解考试的窗口。考前要整理研究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结构和特点。平时多注重高考信息的采集与筛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复习备考针对性。 总之,目前转轨时期的高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顺应高考改革的时代潮流,即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心应手的迎接的高考。 组织者: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历史教研员曹卫东 参与者: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谢立;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王雪丽;东方德才学校张泓;垂杨柳中学李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闫竞;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柳春梅;北京市团结湖三中胡永平。,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准确率?
《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相关文章
- 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 › 2011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站对人生的舞台
- › 2011年江苏高考六篇满分作文原文之三:拒绝平庸
-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
- ›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
- ›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2
- › 201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 ›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1
- › 2011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留给自己一个对手
- › 2011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巍巍高山,有诚乃大
- › 2011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
- › 2011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情有独钟系许嵩
- ›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回到原点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高考北京卷 浅论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
- tag: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