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计教程 | 设计素材 | 教程 | ppt素材 | 试题课件 | 文书写作 | 常识 | 学习方法 | 作文辅导 | 自考 | 计算机 | 公务员 | 名言好词
订阅
首页
学习方法 教案大全 说课稿 课件中心 试卷中心 作文大全 高考 中考 诗词 幼教 考研 中职 教师 英语
热门: 教学计划总结 快速阅读 学习计划 右脑开发 广告设计 设计素材 公文 评语 书信 写作素材 自考 计算机考试 中职试题 中职课件 电脑 语录名言 幼儿园教案
当前位置:一路求学网学习网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579次 12-28 20:02:22 

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http://www.16qiuxue.com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n


www.16qiuxue.com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bsp;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
    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
    八、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九、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概括词人笔下“元夕” 的特点
    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龙弄鱼,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上阕:元宵佳节空盛况
    浓墨重彩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阕:万人丛中觅情人
    ①“那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没加入狂欢的行列?
    那人是一个孤高脱俗、傲然不群   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内心十分孤独、寂寞。
    鉴赏要点
    ②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本词艺术特色:
    ①托寓手法。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
    ②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
    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可谓知音。本词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
    极写元宵盛况,反衬出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
    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
    比喻、白描、对比、渲染等
    多方面的对比(今昔、他人与我、乐与悲)以乐写哀等。
    这两首词的共同之处是:
    其不同之处是:辛词只直接对过去的元宵没有牵涉,而李词对今年的元宵的用笔方式与辛词不同,并没有真正突出其繁华场面,而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词所抒发的是家国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词则是表现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从政治层面来说,是对朝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政治现实的不满,从而表现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在对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词除了今昔对比外,还从人与我、乐与悲等多方面进行对比,辛词主要是将世俗与“那人”进行对比。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上一页  [1] [2]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相关文章
  •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何使用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设计 | 设计素材 | 教程大全 | ppt素材 | 中职教育 | 范文大全 | 常识大全 | 学习方法 | 作文大全
一路求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2025http://www.16qiu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