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计教程 | 设计素材 | 教程 | ppt素材 | 试题课件 | 文书写作 | 常识 | 学习方法 | 作文辅导 | 自考 | 计算机 | 公务员 | 名言好词
订阅
首页
学习方法 教案大全 说课稿 课件中心 试卷中心 作文大全 高考 中考 诗词 幼教 考研 中职 教师 英语
热门: 教学计划总结 快速阅读 学习计划 右脑开发 广告设计 设计素材 公文 评语 书信 写作素材 自考 计算机考试 中职试题 中职课件 电脑 语录名言 幼儿园教案
当前位置:一路求学网学习网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教案1

石钟山记教案1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883次 12-28 20:07:03 

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http://www.16qiuxue.com 石钟山记教案1,
更多 精品 来自 3 e d u 论 文     教学目的:
    一、学习和借鉴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二、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临、扣、向、鸣、鼓、殆、发)和文言虚词(莫、何)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初步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律。
    三、学习本文借记游说理的方法。
    教学步骤:(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安排课时,以下只列出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详介已在讲宋词时说过,此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皆北宋着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而以苏轼成就最高。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无论诗、词、散文都有极高成就,此外其书法、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
    1079年,苏因写诗讽刺新法而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史,史称“乌台诗案”,这是宋神宗元丰二年之事。元丰七年又迁为汝州团练副史。本文即自黄州赴汝州途中,顺道游览石钟山时写的。
    三、关于石钟山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经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口的,叫上钟山;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
    《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原因。
    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的探讨
    从文中可见,郦道元、李渤、苏轼三人解释石钟山的命名尽管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与声音有关。后来明清时有人实地考察了石钟山,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清人郭庆藩有探讨说此山应具钟形钟声则得名,提出了与苏不同的看法。
    五、范读、正音
    注意:①通假异读字m”(暮)、识zh?(知道);②古音异读字:射y?
    六、释译析
    《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文章重点在辨明石钟山为什么“独以钟名”。全文以考辨为线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①
    提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认为这两种说法各有使人怀疑之处。分三层:
    第一层(首句)引《水经》交代石钟山的处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译 :《水经》(记载)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
    注:焉,语气助词,不译。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汉代桑钦所作,经清代戴震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作。原书记载简略。
    析:此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引《水经》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为下面置疑作准备。然后接下来叙述郦道元和李勃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及其根据,以及作者的怀疑。
    *********************************************************************
    第二层,记述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以及人们对此说的怀疑和辨驳。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注:鼓,乐器。八音中“革”中的一种。文中名词用如动词,振动。
    磬q?ng,本义“乐器”,古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石”的一种。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其声较低越,只有少华山和泗水滨的石头可做,质细而坚,量轻。
    钟,本义“乐器”。古八音“金”的一种。分鎛钟、编钟。鎛钟即为大钟,文中“洪钟”即指此。古来常常“钟磬”连用。
    译:郦道元【郦元,即郦道元。古人为了行文方便,有时略去姓名中的一个字。郦元,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字善长,好学,历览奇书,着有《水经注》四十卷,对记载简略的《水经》加以注释,凡水道流经的地方,所有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神话传说,都一一记述。文笔简练优美,给后世游记文字以很大影响。本文引郦元的话,不见于今本《水经注》,有人认为是《水经●水经注》的佚文】认为(以为),这座山下面(下)对着(临)深潭,微风鼓动(鼓)波浪时,水和石互相碰撞(相搏),发出的声音就好像大钟一样。这种说法(是说也),人们常常怀疑(疑)它(之)。现在(今)把(以)钟磬放(置)在(省略介词“于”)水中,即使(虽)大风大浪(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鸣,使动用法,使……鸣),(而,承连)何况(况)石头呢(乎)!
    析:郦元认为石钟山是以声得名,是水石相击的声音像“洪钟”之声。文中以“钟磬”同岩石作比较,以“大风浪”同“微风鼓浪”作比较,表明这种廉洁以不能完全服人。
    从后文知道,作者是同意此说的,但在此处未表态。因郦元之说不具体,未指出是水与石穴相击成声,故使人生疑。
    这既表现了作者在未“耳闻目见”之前,慎于表态的求实精神,又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了伏笔。
    *********************************************************************
    第三层,写李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和作者对这种说法的怀疑和辨驳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译:到了唐代(至唐),李渤才(始)去探寻(访,寻找)它的(其)遗迹(遗踪),在(于)深潭边(潭上)找到(得)两座山石(双石),敲打(它们),(而,承连)听(聆)它们(之)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南声)重浊而模糊(函胡),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北音)清脆(清)并且(而,递连)响亮(越,飞扬;指声音响亮),鼓槌(桴f’)停止(止)敲击,声音(响,动词用如名词,响声,声音)还在传扬(腾,传播),余音(余韵;韵,此指声音)慢慢(徐,慢)消失(歇)。李渤自认为(自以为)找到(得)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了(矣)。
    **************************
    李渤,字浚之,号白鹿先生,唐代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中有:“访其遗踪…忽遇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歇,…乃知山仍石名,归矣。”
    关于李渤和他的说法,苏轼提出有两点值得注意:
    ⑴“访其遗踪”“扣而聆之”,表明李渤也作过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实验;
    ⑵与郦元同,李也认为石钟山名是以声言之。
    二人的区别在于:郦元认为是“水石相搏”之声,而李勃认为是以桴扣石的声音。
    ***************************
    作者对李渤这种说法明确地表示了怀疑态度。文中以“自以为得之”,嘲笑李的浅薄和自以为是。
    **************************************************************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译:但是(然)这个(是)说法(说),我(余)更加(尤)怀疑它。山石被敲打铿然作响,到处(所在)都(皆)这样(是),可是(而)这座山(此)唯独(独)用(以)钟来命名(名,作动词用),为什么呢(何哉)?
    **********************************
    作者用反驳论证的方法,说明石钟山之“石铿然有声”和石钟山“独以钟名”之间并无内在联系,也就是李渤的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指明了这种逻辑错误,从而驳倒了李渤的说法。【四川红色盆地非岩溶地区,敲石则无声,可见苏轼的观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也不完全站得住脚】

[1] [2] [3]  下一页

,石钟山记教案1
《石钟山记教案1》相关文章
  • 石钟山记教案1
  • tag: 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网友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设计 | 设计素材 | 教程大全 | ppt素材 | 中职教育 | 范文大全 | 常识大全 | 学习方法 | 作文大全
一路求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http://www.16qiu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