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说课稿
标签:初三数学说课稿范文,初中数学说课视频,http://www.16qiuxue.com (比例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及“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行教材中,没有比例和解比例,所以有关计算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另外,本节课暂不涉及放大图形的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导入激趣。上课开始,教师给学生看一把装在套中的尺,问学生者可能是比例尺吗?回答不一。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样造成了悬念,激发了探究欲望。接着借助成语,展开联想。板书以 当 。让学生填空。在此基础上,问学生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多少当一百二十?你是怎样算的?这个环节为学生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
(一)基本运用
我设计了下面的三个问题:
<1>求比例尺问题:
把一块长
判断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 )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 ∶200 ( )
通过比较判断说理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 求实际距离。这是比例尺应用最常见的问题。因为北师大版不再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所以必须让学生运用比例尺意义,进行解答。
我分步出示题目,边出示边引导:“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
<3>求图上距离问题。有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解答。所以这里教师出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题:“深圳到上海的 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二)拓展延伸。
为了拓宽知识面安排如下拓展练习。
(1)出示一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解答这两个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总结全课: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 ·上一篇:(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说课稿
- ·下一篇:(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 ›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 (比例尺)说课稿
- › (比例尺)教案
- tag: 说课稿 比例尺 初三数学说课,初三数学说课稿范文,初中数学说课视频,说课稿 - 数学说课稿 - 初三数学说课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初三数学说课 推荐
- · “相交弦定理”说课稿
- · (三角形的外角和)说课稿
- · (认识100万)说课稿
- · (矩形的判定)说课稿
- · (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 · 说课 人教版初三几何第七章第五节(圆周角)
- · (立方根)说课稿
- · “钉尖触地的机会”说课稿
- · 人教版(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 ·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 · 勾股定理说课稿
- · “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说课
-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 · 6.6实习作业(II)说课
- · 中位数 说课
- · (平均分)说课
- · 2.5为什么是0.618说课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二
- · 配方法(一)说课稿
- · “求平均数”说课
- · (点阵中的规律)说课稿
- ·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 · 说课课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 · (比例尺)说课稿
-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
- · 二年级数学(猜一猜)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