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教案.doc
- 名称:骨外科教案.doc 下载
- 类型:医药护理教案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15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916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4.52 MB 4
- 推荐度:4 星级
标题:骨折概论
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目的: 1说出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2说出骨折的临床表现与专有体征。3说出骨折的急救与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临床表现与专有体征。骨折的急救与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 骨折的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临床表现与专有体征。骨折的急救与治疗方法。在讲课时按需要随时播放有关视频以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powerpoint课件、视频、骨折X线片、教材
作业布置:预习常见骨折。
授课内容:见下页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时间
骨外科
骨折
定义: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称骨折。
骨折原因
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间接暴力:多为闭合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暴力经挤压、传导、杠杆、扭转等作用发生骨折。
肌牵拉力
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囊肿、骨肿瘤等,较小的外力即可诱发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积累劳损: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如长途行走),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
骨折类型
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与闭合性骨折
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完全性骨折与不完全性骨折
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骨折、星状骨折、凹陷骨折、嵌入骨折、裂纹骨折、青枝骨折、骨骺分离
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如脊柱的椎体骨折,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
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
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新鲜骨折、陈旧性骨折(伤后三周以上)
骨折段移位的类型:侧移,成角,旋转,短缩,分离
骨折移位的因素: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2.肢体远侧段的重量。3.肌肉牵拉力,经常存在,因疼痛肌肉发生痉挛而增强。4.搬运及治疗不当。
骨愈合过程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年龄 儿童生长活跃,骨折愈合较成人快。
全身健康情况 病人的一般情况不好,如患营养不良、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恶性肿瘤等疾病时 ,均可使骨折延迟愈合。
局部因素 1引起骨折的原因:电击伤和火器引起骨折愈合较慢。2骨折的类型:嵌入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因接触面积大,愈合较横形、粉碎形骨折快。闭合性较开放性快。3骨折部的血运情况4软组织损伤的程度5感染6神经供应的影响:截瘫、神经损伤的病人骨折,愈合较慢。7软组织的嵌入
治疗方法不当1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当2过度牵引3不合理的固定4手术操作的影响5不正确的功能锻炼
教学内容
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
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自行抬高患肢无不适感。
用适当力量扭转患肢,骨折处无反常活动。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首先要判断有无骨折存在,再进一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在诊断骨折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多发伤与合并伤。
诊断骨折主要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
一、外伤史
询问病史应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受伤情况(时间、地点、部位、姿势、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②疼痛(什么部位疼痛)。③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等)。
二、症状和体征
全身表现:1.休克 2.体温增高
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有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2.骨折的其它体征:疼痛与压痛、肿胀及瘀斑、功能障碍
三、骨折的X线检查: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用X线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
骨折合并症
早期合并症:休克、血管伤、神经伤、缺血性肌挛缩 、感染、内脏损伤 、关节损伤、脂肪栓塞、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
晚期合并症:肾结石(长期卧床脱钙)、压疮、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缺血性骨坏死、畸形连接和生长畸形、骨折延迟连接和骨不连接。
骨折急救
急救的步骤:一般原则是就地包扎、止血和固定,首先应判断伤员有无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休克及开放性气胸等,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救。
出血的处理:加压止血、止血带止血、钳夹或结扎固定:应就地取材,如木板、树枝、枪枝,上肢可贴胸固定,健侧下肢固定患侧下肢等。安全迅速地转运
治疗休克 :给氧、保暖,迅速输全血,恢复血循环,必要时先给血浆或代血浆或其它液体。止痛,预防感染 ,早期应用抗菌素及破伤风抗毒血清。
教学内容:
闭合性骨折的治疗
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复位的时间:骨折整复越早越好。
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是指完全的复位,是最有利于功能恢复的。
功能复位为不完全复位。标准 :手法复位整复后,骨端有一定接触,例如50%左右对位,没有重叠和分离,没有成角或旋转畸形即可,再靠骨折重新塑形的机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因此,功能复位是手法复位一般选择的标准,若手术复位应要求得到解剖复位。
复位的方法 :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复位。
手法复位
凡能手法达到功能复位和用外固定保持的,都应采用手法复位。
麻醉:可用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也可采用全麻。
手法 用牵引克服肌肉收缩,原则上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必要时采用辅助手法:
拨伸牵引:矫正成角移位和旋转移位。
手摸心会:触摸骨折部,参考X片。
反折、回旋:反折矫正缩短移位,回旋手法矫正旋转移位(斜形骨折)。
端提、捺正 :上下侧(即前后侧或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内外侧(即左右侧或桡尺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
分骨、板正: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相互告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挤压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可用板正矫正。
复位后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并测量患肢的长度。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
持续牵引复位
多用于肌肉强大有移位的骨折;或用于手法复位困难,局部肿胀较重的情况,以及不能用外固定保持对应的骨折。持续牵引使肌肉松弛,恢复骨骼的长度及轴线,达到逐渐复位的目的。持续牵引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骨痂形成后,可去除牵引,用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也可继续牵引至骨折愈合。
皮肤牵引:用宽胶布两条贴于骨折远端肢体两侧皮肤,连接分开板,系以重量,通过滑车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不能超过2~3公斤,最好在两三天内逐渐加量,皮肤牵引很难维持超过3~4周。牵引期间要经常检查。此法适用于(4~ 5岁以下的幼儿),儿童及老年肌肉软弱,骨折无移位者。
骨牵引 :用不锈钢针穿过骨质,通过牵引弓、绳子及滑车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牵引时间可长到2~3月,适用于一切有移位的成人骨折。常用的牵引部位有上肢的尺骨鹰咀,尺、桡骨下端,指骨远端;下肢为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胫骨下端及跟骨。脊柱骨折可行头颅牵引。
网友评论>>
下载栏目分类
医药护理教案 下载更新
医药护理教案 推荐下载
- · 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电子教案
- · 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doc
- · 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电子教案
- · 牙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 · 医疗事故与医疗风险.rar
- · 诊断学电子教案
- · 针灸技能训练教案
- · 组织学和胚胎学教案.pdg
- · 常用心电图鉴别表.rar
- · 传染病学电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