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289次 12-28 20:07:03
标签: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www.16qiuxue.com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2.利用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能作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时,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2.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2.在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时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难点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教具准备
课件,坐标纸.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活动1]
1.如图:
(1)观察上图中两个圆脸有什么关系?
(2)已知右边图脸右眼的坐标为(4,3),左眼的坐标为(2,3),嘴角两个端点,右端点的坐标为(4,1),左端点的坐标为(2,1).
你能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写出左边圆脸上左眼,右眼及嘴角两端点的坐标吗?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2,2),(4,2),(4,4),(2,4),(2,2)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轴对称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坐标特点的好奇心,是一种形到数的探究,接着又从对坐标实施变化,引起图案的变化,使学生在坐标的变化中产生对每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
师生行为:
[生]1.(1)观察可发现图中的两个圆脸关于y轴对称.
(2)我们可以设右脸中的左眼为A点,右眼为B点,则A(2,3),B(4,3),嘴角的左右端为D(2,1),C(4,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A与A1关于y轴对称,则A1到y轴的距离和A到y轴的距离相等,A1、A到x轴的距离也相等,∵A1在第二象限,∴A1的坐标为(-2,3).
同理,B1、C1、D1的坐标分别为(-4,3)、(-4,1)、(-2,1).
2.师生共同完成
[生]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四个点并依次连结如图.A(2,2),B(4,2),C(4,4),D(2,4).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1,得到相应四个点为A1(-2,2),B1(-4,2),C1(-4,4),D1(-2,4).顺次连结所得到的图案和原图案比较,不难发现它们是关于y轴对称的.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1,得到相应的四个点为A2(2,-2),B2(4,-2),C2(4,-4),D2(2,-4).顺次连结所得到的图案和原图案比较,可得它们是关于x轴对称的.
[师]A(2,2)与A1(-2,2)关于y轴对称,
B(4,2)与B1(-4,2)关于y轴对称,
C(4,4)与C1(-4,4)关于y轴对称,
D(2,4)与D1(-2,4)关于y轴对称.
那么关于y轴对称的点具有什么规律呢?
A(2,2)与A2(2,-2)关于x轴对称,
B(4,2)与B2(4,-2)关于x轴对称,
C(4,4)与C2(4,-4)关于x轴对称,
D(2,4)与D2(2,-4)关于x轴对称.
那么关于x轴对称的点有何规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x轴,y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坐标的规律.
Ⅱ.导入新课
[活动2]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入表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再和同学讨论一下.
已知点A(2,-3),B(-1,2),C(-6,-5),D( ,1),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关于y轴的对称点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别作A,B,C,D,E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A′,B′,C′,D′,E′;A″,B″,C″,D″,E″,并且求出它们的坐标,观察,归纳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
师生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关于x轴、y轴对称的每组对称点坐标的规律.
[生]如图,我们先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2,-3),B(-1,2),C(-6,-5),D( ,1),E(4,0)点.
我们先在坐标系中作出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即过A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M点,M点的坐标为(2,0).在AM的延长线上截A′M=AM,则A′就是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所以A′在第一象限,因为A′M=AM,所以A′的纵坐标为3,因为AA′⊥x轴,即AA′∥y轴,所以A′的横坐标为2,即A′的坐标为(2,3).
同理可求得B,C,D,E关于x轴的对称点B′,C′,D′,E′的坐标分别为B′(-1,-2),C′(-6,5),D′( ,-1),E′(4,0).列表如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关于x轴的对称点 A′(2,3) B′(-1,-2) C′(-6,5)
续表
已知点 D( ,1)
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 D′( ,-1)
E′(4,0)
[师]观察上表每对对称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我们不仿再找几对关于x轴对称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还有上面的规律吗?
学生亲自动手进一步尝试,在学生认可的情况下明确关于x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的规律.
[师生共析]
关于x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接着我们再来作出A,B,C,D,E关于y轴的对称点,并求出它们的坐标.
[生]同样,我们先作出A关于y轴的对称点A″,并求出A″的坐标.
过A作y轴的垂线AN,垂足为N,则N点坐标为(0,-3),然后在AN的延长线上截A″N,使A″N=AN,则A″就是所求的A关于y轴的对称点.A″在第三象限,AA″⊥y轴,且AN=A″N,所以A″的坐标为(-2,-3),同理可求得B,C,D,E关于y轴的对称点B″,C″,D″,E″的坐标分别为B″(1,2),C″(6,-5),D″(- ,1),E″(-4,0).列表如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www.16qiuxue.com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关于y轴对称点 A″(-2,-3) B″(1,2) C″(6,-5)续表
已知点 D( ,1)
E(4,0)
关于y轴对称点 D″( ,1)
E″(-4,0)
[师]观察上表,比较每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关于y轴对称的每一对对称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Ⅲ.随堂练习
[活动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 ·上一篇:出行的学问 教案设计
- ·下一篇: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艺术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相关文章
- ›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 tag: 轴对称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教案 - 数学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八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
- · 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 · 轴对称教案1
- ·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
- ·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
- · 等腰三角形性质说课稿
- · 作轴对称图形教案1
- · 轴对称教案4
- · 轴对称教案3
- ·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3
- ·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2
- · 三角形的内角和
- · 全等三角形
- · 菱形教案1
- · 分 式
- · 分式的加减法
- · 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 ·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 · 梯形教案
- ·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 正方形探索式教学
- · 正方形教学示例
- · 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 ·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 · 分式方程教案1
- · 分式方程教案2
-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