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397次 12-28 20:07:03
标签:中学化学教案范文,初三化学教案,http://www.16qiuxue.com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案
课 题 氧气
授课人 吴沈红
学 校 吉首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仪器、药品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滴瓶;硫、铝箔、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先播放影片,然后将几段不同内容的影片作为图片陈列并定格。
问:看了这段影片,大家联想到什么物质?
影片介绍的是有关氧气用途,其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氧气的性质。
[电子板书]课题2 氧气
纷纷带着好奇心观看,思考并回答:氧气。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 如何区别空气和氧气?
问:你们桌面上没有标签的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你如何区别呢?用眼看、用鼻子闻能区分吗?
讲述:在刚才的实验中,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但它在空气中则会熄灭,而将在空气中正在燃烧的木条插在氧气瓶中又会怎么样呢?下面你们就用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氧气。
[电子板书]
实验方案:1.用两支带火星木条分别插入两瓶中;2.用两支燃着木条分别插入两瓶中。
结论:1.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2.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讲述:我们就用这瓶氧气来研究它的性质;首先我们来研究它的物理性质。
思考得出结果:不能。
自己实验,并得出结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或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学生通过自身感受,激起对氧气性质探究的欲望。
活动二 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讲述:这些都是不经过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现在你们一起先来描述氧气的色、态、味。
[电子板书]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
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1.429g/L)、熔点(-218 ℃)、沸点(-183 ℃)、溶水性(?)
[多媒体]展示氧气的三态图及氧气瓶
提问:氧气能不能溶于水?
肯定:能,并加以分析,然后设问:这样描述你们是不是觉得范围太大,不太确切?
我们可不可以用是否易溶于水来描述它?
回忆并回答:色、态、味、密度、熔、沸点和溶水性。
描述:无色、无味的气体。
观看并对氧气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能,因为鱼儿要生存需要氧气。
学生思考并认同。
引导学生研究物质从物理性质入手,从简单开始,让学生逐步形成认识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活动三 氧气是否易溶于水?
从学生中选择一个设计方案(上次探究活动已布置了的探究题)
[电子板书]探究程序
1.氧气是否易溶于水?(提出问题)
2.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易溶于水(作出假设)
3.将大量水倒入氧气瓶中并振荡,用带火星木条插入瓶中,看是否复燃。(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4.复燃──不易溶;不复燃──易溶(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分析以得出结论。
[电子板书]氧气不易溶于水
补充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30 mL氧气,这对水中动物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实验探究步骤。
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出结果:
现象:复燃
结论:氧气不易溶于水。
使学生加深对实验探究的意识,熟悉探究程序,使学生养成从实验到分析再到结论的习惯。
活动四 硫在空气中、氧中燃烧现象
设问:氧气能不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
[电子板书]实验:硫加热后在空气中、纯氧中反应的现象。
[多媒体]以木炭燃烧实验的视频为例介绍观察程序。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 ·上一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
- ·下一篇:氧气教学策略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 tag: 教学 初中化学教案,中学化学教案范文,初三化学教案,优秀教案 - 物理|化学教案 - 初中化学教案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初中化学教案 推荐
- ·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 · 金属材料教案2
-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1课时教案
-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再探究教案2
- · 合理使用洗涤剂
- · 氢气的还原性及用途教案2
- · 金属材料教案1
- ·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2
- ·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案例1
- ·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 ·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案例3
- ·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案例2
- · 空气教学设计
- · (空气)教学实录
- · 氧气教学策略
- · 08年秋期氧气教学设计
- ·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
-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 空气(第1课时) 教学设计
- ·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案例1
-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 常见的碱教案
- · 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案例
- · (氧气)教学片段
- · 制取氧气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