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588次 12-28 20:07:03
标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七年级下语文教案,http://www.16qiuxue.com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
教学目的:
1. 学习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2. 理清教学设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精选典型材料来记述人物言行的方法。
3. 体会文中含蓄、精练、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闻一多先生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诗兴不作:作,起。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越高,攀的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论语 子罕篇》中引来,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越觉得深。”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不一样。
气冲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形容怒气很盛。
二. 课文讲解:
这篇散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略。本文结构精当,用了几个点睛的议论句将众多的材料组织起来,搭起了教学设计>文章的骨架。教学设计>文章开头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他的所作所为分为两方面阐述。1-6节写他作为学者、诗人的一方面;7-10节写他作为革命家的另一方面。前者突出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者突出了“说了就做”,最后用“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来作概括。1、2节为“学者”部分的总领,接着用他研究《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几件事,写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学问,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硕果。第7节总结。8、9节作为革命家的总起,写他在追求民主解放的道路上,言行一致,“宁可倒下去,也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光照千秋,最后两个自然段既是对这一部分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一多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意。
三. 难点探究:
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和做矛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叙,意图何在?
尽管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和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在言行上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他人格的写照。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这样记叙,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形象丰满,孜孜不倦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教学目的:
1. 结合时代去理解鲁达身上表现出来的英雄侠义。
2. 学习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重点:
学习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关于“义”的理解,正确认识英雄。
教学过程:
一. 作者、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着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书名是罗贯中所起。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二. 课文内容讲解: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人叙事,先写金氏父女的遭遇,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写鲁达救人和拳打恶棍,叙述事情的经过;最后写郑屠身死,鲁达出走,点明事件的结局。全文脉络清晰,围绕“问”、“救”、“打”三个字来梳理故事情节,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段。情节结构如下:
开端(1-7节),鲁提辖倾听金家父女的血泪控诉。这一部分用言行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了他性格中“粗”的一面。
发展(8-9节),鲁提辖救助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同样用言行塑造他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高潮(10-19节),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表现他行侠仗义、粗中有细的性格。
结局(20-21节),鲁提辖奔出南门,避祸逃走。
三. 难点探究:
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故事的高潮,当鲁提辖说“等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似乎高潮陡起,当鲁提辖“迳到状元桥来”,又似乎接着便是高潮了,再次似紧而松,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好处?
两次似紧而松,在情节发展上有这样一些好处:第一,可以动人心弦,紧紧吸引读者,急于知道鲁提辖后来怎样惩罚镇关西。第二,能充分展开故事情节,写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的一系列情节,写鲁提辖用计激怒镇关西的有趣情节,情节丰富,故事性更强。第三,情节发展显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第四,情节的发展又显得紧凑而不松散,全文一气呵成。
2. 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写作上有很多借鉴之处,例如,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人叙事。再如,通过人们的言谈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鲁达的慷慨好义、疾恶如仇是通过他全力以赴地救助金氏父女和无情惩治恶霸郑屠的言行来表现的。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就有利于把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3课
一. 基础知识积累:
1. 注音:
臧( ) 锲而不舍( ) 疏懒( )
排衙( ) 硕果( ) 迥乎( )
2. 多音字注音组词:
壳{ 藏{ 校{ 淋{ 钻{
3. 解释字词:
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无暇及此: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二.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4. 指出下面各句的表达方式: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取宝藏。( )
3)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粮食;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5. 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造句。
例: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理想是 ,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
- ·上一篇:电路和电路图教案2
- ·下一篇:世界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示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相关文章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
- › 闻一多的名言
- tag: 闻一多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七年级下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语文教案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七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 (丑小鸭)教学设计8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5
- · (口技)教案设计3
- ·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复习教案
- ·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2
- ·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 · 诗两首教案2
- ·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 (华南虎)教案
- ·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2
-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 · 伤仲永教案
-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9
- · (黄河颂)教案11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12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13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5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2
-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2
- · (竹影)教案7
- · (安塞腰鼓)教案11
- · (土地的誓言)教案7
- · (伤仲永)教案8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4
- · (最后一课)教案12